「我們定位是專業通風製造商,目標車用比例要拉高到4成。」劉賢文說。

只是單純做風扇散熱模組嗎?劉賢文說,車用電子看起來好做,但其實需要投資,元山內部有很多軟體設計能力,因為直流無刷馬達風扇,必須有控制單元,內建ASIC控制晶片,看用哪一家MCU(中央控制器)去編輯軟體程式,配合汽車不同需求。
除汽車平台,劉賢文說,元山也看好智慧工廠能源平台需要高階散熱通風,內部正討論如何搭配智慧電源服務核心客戶。
兩大部門同拚轉身,產能擴增50%
元山目前有兩大業務,電子熱傳事業與家電事業。目前在中國東筦恆瀝廠生產風扇模組,東坑場則只做模組,未來計劃擴建同時生產風扇跟模組等零件,以因應車用客戶需求;台灣部分,台南官田新廠預計11月開幕,主要是期望生產車用零件,分攤高雄總廠的汽車電子產能壓力。

台灣製造成本不是比較高嗎?元山說,會在台灣設新廠,最大關鍵有二,首先是零關稅,其次是台灣初期量產反應效率都比中國高一點,但等產品線成熟,會移往東坑廠生產。
目前散熱模組營收有機會挑戰2億元,高雄廠風扇年產能約40萬組,恆瀝廠則120萬組,2019年東坑與官田廠擴廠完成後,產能預估會增加50%左右。官田廠面積4000坪,第一階段預估可產20萬組風扇,預計2019年首季投產,加上東坑2019年上半年第一階段可量產40萬組,年底拉高至60萬組,長期目標擴大至100萬組。
整合而言,兩岸風扇產能160萬組,預計2019年底會增加超過80萬組產能,增幅達50%。
朝健康家電發展,並看好汽車電子需求成長
家電部門則朝健康家電發展,董事長特助陳冠宏說,元山專注飲水機、空氣清淨機開發,推出飲水機可相容Brita濾心的產品,會通知濾心該更新,並有RO逆滲透及超濾可選擇,至於空氣清淨機,預計2019年跨入家用,除了解決PM2.5,也要解決二氧化碳濃度問題,「我們有這個實力」陳冠宏說,連松下、Diamond等大廠都對元山代工很滿意。
元山家電或許仍讓消費者稍有印象,而早在15年前,元山電子熱傳事業部就已經開始替車用音響大廠JVL及Harman代工,看好汽車電子成長需求,這家老牌業者也在台南官田與中國東坑廠同步擴廠,預估產能2019年將大增50%。


元山的散熱風扇系統也打入BMW X4的座椅手把系統,元山表示,現在的汽車座椅手把處功能增多,可以支援手機App通訊、充電,散熱需求增加,為通過車廠認證,元山的散熱系統必須經過負40以下溫度測試。
馬達部分也是元山的主力產品,提供給中國最大乘用車品牌的控制器有刷馬達,重量本來3公斤,在車輛輕量化需求下,也轉為提供1.2公斤重的直流無刷馬達,更省電,重量體積也更輕減,預計第4季推出,起停電池系統(Start-Stop)、皮帶傳動啟動BSG(Belt-driven Starter)也已在獲得該中國大廠中高階車款導入。
此外,發現元山與德國車廠合作多年,中國廣汽也找上門談合作,目前廣汽與比亞迪傳統車款座椅通風系統訂單都由元山交貨。
客戶是德系車廠,對手也是德商
而談了三年的賓士車廠,元山也開始協助M系列SUV車款開發直流無刷850W馬達及馬達水冷排,並在S及E系列車款車椅上提供散熱風扇與散熱片,在中控系統通風元件也有著墨。元山目前通風零件上,中控系統通風元件出貨量最大,而座椅風扇出貨量次之。

元山熱傳的主力競爭對手都是德國業者,看好車用零件都能持續發展改良,所以元山聚焦持續投入。同時除原廠業務,元山也看好售後市場,然而目前手中的客戶,全然沒有知名電動車大廠如特斯拉,是否意味並不聚焦此處?
對此元山表示,目前確實沒有純電動車客戶,因為這些IT比例高的電動車新創供應商合作模式與傳統車業完全不同,但若雙B或Audi、戴姆勒、福斯等車廠跨入電動車領域,元山絕對會跟進。
元山表示,由於客戶遍布全球,配合客戶因應貿易戰調整,往往必須隨時調整,比方交匈牙利的零件改交墨西哥,或者本來交墨西哥的訂單轉交中國,所幸元山台灣廠產能充裕,所以調整空間也大。
來源: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