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泵浦龍頭大井泵浦創立已56年,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水泵浦研發製造一條龍業者,看好東協經濟體發展動能,除投資高雄二廠預計2025年量產啟用,蘇州廠也將在2024年首季供貨東協市場,搶攻零關稅商機。


台灣早期因水質不佳,許多民眾誤喝汙染水質而生病,當時水泵浦多仰賴進口,大井創辦人黃秀雄因而決定投入開發國產水泵,期望提供民眾健康飲水供應環境,隨持續投入研發,大井陸續推出銀離子抗菌水泵及工業塑化水泵等新品,讓這家老字號逐漸躍居台灣一線水泵浦品牌,更稱霸公寓大廈樓頂水泵逾六成市占。
擦亮品牌 連五年奪精品獎
但茁壯成為台灣最大水泵事業,大井其實也曾跌跤。2002年,公司率先推出國產超靜音不生鏽水泵Q系列,由於具獨創性,盛大產品發表會後就開始對外銷售。
大井泵浦總經理黃錦雲回想,當時自認技術領先,想盡快讓產品上市,沒想到水泵放在社區大樓頂樓日曬,或放潮濕處,電路板一下子就壞掉,業務接不完客戶責罵電話,只能道歉並迅速替客戶更換。
「這個經驗讓我們知道,日後新品上市不僅要測試久一點,還要找戶外等各種場景做驗證。」黃錦雲表示,品牌形象因此次失誤受傷。
之後她除了不斷改良產品,也積極參加國家舉辦獎項遴選,目前大井連續五年拿到國家精品獎,為的就是希望取得國家認證為品牌背書。
而後,Q系列靜音水泵產品終於打出名聲,叫好又叫座,卻吸引同業一窩蜂的仿冒,許多他牌水泵外觀長得跟大井水泵一模一樣,難以辨識,同業也耳語:「反正大井告不贏」,判斷大井不會花時間金錢去提告。
「就衝著這句話,我們團隊內部開會決議要提告,否則未來花多少年研發驗證的新品,對手半年就能複製出來。」黃錦雲表示,2008年大井罕見以專利侵權提告,最後花費五年時間才把所有侵權案終結,現在水泵市場已經沒有模仿歪風。
隨企業發展逐漸穩定,黃家也已在三年前完全交棒第二代,由三姊弟及妹婿合作分工。
總經理由大姊黃錦雲2014年接任,她為準備接班,苦讀碩博士研究家族企業傳承,更率領團隊在品牌再造與專利訴訟上發動攻勢;大弟黃景豐原任副董事長,在2012年一肩扛起高雄建廠任務,累積豐富廠務管理經驗後,2020年時任董事長的創辦人黃秀雄決定交棒,將董座由黃景豐接任,妹婿為技術長沈建華、小弟黃景成則擔任副總經理,負責國際業務,家族第二代四人各司其職又互相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