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常見的環保補充包並不環保,依台灣現況,塑膠類必須是單一材質才能進入回收系統,那些「補充包」因為使用不同的塑膠複合包材、內層甚至金屬膜來防潮及遮光,難以分類,最終都進入焚化爐。綠色美妝品牌歐萊德攜手和泰汽車(TOYOTA)集團台灣旗下企業「大全彩藝」,創新研發「可回收」的補充包及面膜袋,翻轉市場生態,今年大全彩藝更以此軟性包材獲得「Interseroh認證」標章。

台灣美妝保養盛行,最具代表性的「面膜」每年可產出1.2億片,每敷一片就產出三種不可分解、回收的垃圾,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希望改變這個長期被漠視的生態。去(2021)年歐萊德成功推出「一片減少地球負擔的面膜」──酒釀煥采面膜,一舉拿下「美妝界奧斯卡」法國巴黎全球永續美妝(Sustainable Beauty Awards)產品大獎、永續領導大獎,是唯一獲獎的台灣品牌。
面膜的包材,是獲獎關鍵之一。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提到,市面上的環保包其實不環保,「我們一度因為無可回收包材而決定停掉補充包生意。」當大多數都認為「環保」是企業發展的絆腳石,是獲利有限且吃力不討好的挑戰而退避三舍時,葛望平卻從未停止尋找「綠色包材」供應商。

大全彩藝的技術團隊也坦言「這不是個賺錢的生意。」兩年的開發期間,歷經無限失敗循環,包括「單一材質」密封性不佳、承載不足、耐熱性不夠等,甚至要考量「綠色永續」,讓產品生命週期大幅減碳,而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不斷打掉重練,終讓「單一材質」也達到「複合材質」的功能,「可回收單一包材」的歐萊德面膜袋與洗髮精補充包順利問世。
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大全彩藝傳出好消息,以上述單一材質包材獲得「Interseroh認證」標章。Interseroh是歐洲最大專業原材料回收再利用的集團,及全球擁有專業認證資格的回收企業。這是台灣第一個「可回收認證」的軟性包材,振奮了大全彩藝與歐萊德雙方團隊。
歐萊德表示,回收再製是循環經濟的最後一哩路,也就是說「可回收單一材質」才真正能落實所謂的循環包裝;政府已宣告「2050淨零碳排」目標,歐萊德連續兩年獲得SGS確證全面碳中和的同時,呼籲業界從小處環節落實零碳永續,一起面對氣候變遷課題,「全球品牌都會變綠,遲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