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吸管限塑令7月1日上路,公部門、學校、百貨購物及連鎖速食場所內用餐飲禁止一次性塑膠吸管,環保友善之路邁大步。事實上,除了餐飲業配合政策限塑,早有美妝業自發性推出零碳產品,以實際行體減少對地球的「透支」。

這家公司即為橫掃歐美綠色環保永續大獎的歐萊德公司。歐萊德發布新聞稿表示,人類對地球資源的耗盡連年提早,2018年第7個月就面臨「地球透支日(earth oershoot day)」,較2017年更早1天,今年這個日子可能也會提早報到。
「地球透支日」指的耗盡當年度地球自然資源總量的日期,表示這一天進入了當年度生態赤字狀態,又被稱為「地球超載日」或「生態負債日」,它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夥伴,國際民間組織「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發起統計。結果發現,地球透支日從2011年起連續7年提早發生。
大量塑膠 流入海洋裡
歐萊德引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統計數字,指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億3,000萬公噸的塑膠,產量預計在2050年增加三倍。全球塑膠產量中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塑膠垃圾會影響環境生態,進入海洋或陸地造成環境污染。預估,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將比魚還多,99%的海鷗會吃進塑膠。
歐萊德指出,全球海洋廢棄問題每況愈下,若妥善重覆運用資源,不製造使用一次性新塑膠,不僅能減少廢棄塑膠的產生,降低塑膠垃圾進入海洋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減少對地球環境的衝擊。
歐盟決定在2021年禁止一次性塑膠的使用,歐洲各國也陸續訂下碳中和的達成目標。在台灣,政府早就限制零售店家免費提供塑膠袋,今年7月1日起更規定四大場所餐飲內用禁止一次性塑膠吸管,未來還會階段性禁用一次性塑膠物品。
零碳美妝 塑膠再利用
「美妝品比你想得更環保!」歐萊德為美妝業發聲,指出雖然美妝業過去給人不環保的印象,甚至被冠上汙染海洋的因素之一,但其實美妝業也能投入環保。
以歐萊德為例,率先以廢棄牛奶瓶及食品容器並經由回收、分類、粉碎、清洗等程序製成再生塑膠,將塑膠重覆再生運用在洗髮精、沐浴乳、淨顏露的瓶身及押頭;不僅外包裝採用百分百再生塑膠製成,解決環境存在的一次性塑膠,獨創全球第一支瓶身可自然分解、並且能長出樹的洗髮精,同時實踐工業及生物經濟循環。

歐來德不但早在10年前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同時推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產品原料更無添加對環境、對人類風險的危害物質,「洗髮精流入河川28天內可自然分解。」
近來,國際美妝及時尚產業高喊永續目標並紛紛建立生態總部,位於台灣的歐萊德早在2012年6月世界環境日興建全亞洲第一座黃金級綠建築化妝品GMP廠,也在2018年加入RE100再生能源倡議,承諾2025年達成百分百再生能源使用,在內料及外包裝嚴守環保永續製作,並將自身定位不只是美妝公司,而是對人類、對社會、對地球都好的零碳品牌。

也因此,歐萊德接連獲得「英國全球綠色環保獎」、「法國巴黎全球永續美妝獎」、「Katerva Awards 美國創新獎」等國際永續獎項,公司創辦人葛望平董事長也連續2年於全球美妝業最大的Cosmoprof義大利美容展發表開場演說,在眾多知名國際品牌面前,呼籲美妝品牌尋找新的零碳解決方案
歐萊德表示,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減碳永續,其實一點都不難,只要養成舉手之勞,並改變反思生活上的既有習慣,將塑膠重覆使用、選擇環境友善的產品,也能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還給大地復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