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中山大學方至民教授(左)/台灣精品品牌協會 李雄慶理事長(右)
【2021 台灣品牌企業國際經營座談會】終於來到最後的尾聲—台中場,本場次設定的產業為台灣著名的工具機與機械產業,首先多邊座談A場以跨境數位行銷與電商為開頭,說明各家工具機與機械相關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經營現況,談論到如何以數位工具增加擴張品牌知名度,以接觸到更多的客戶;接著 B 場以國際市場品牌價值提升策略為主題,談論企業如何從產品價值思維轉換到品牌價值思維,並透過數位化與智慧畫的經營策略去提升品牌價值。感謝參與過這三場座談會的所有講者貴賓和聽眾,多虧大家的熱情參與,為座談會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多邊座談 A 場—台灣品牌企業如何透過跨境數位行銷策略,建構品牌形象與優勢
台中場的座談會由永進機械的陳伯佳總經理為我們介紹永進機械如何透過多元的行銷工具,打造最佳的客戶經驗。陳伯佳總經理認為企業應該資源聚焦與找出關鍵時刻,才能提升品牌價值,並透過疫情下的品牌數位轉型為例,讓參與者們更能體會到其中的道理。陳伯佳總經理也毫不吝嗇地分享永進機械內部的作法,包括了如何針對展前、展中、展後透過線上線下整合打造最好的展覽形式, 以及如何透過策略聯盟創造雙贏。
緊接著由喬山健康科技的 Ben Wilde 國際業務總監為我們介紹喬山的跨境數位行銷策略,鼓勵大家放眼全球,地方行動。Ben 總監從社群行銷策略作為切入點,介紹了行銷支出的範圍與電子商務和數位行銷的關係。透過準確且簡單的分析找出數位行銷中的價值,並努力將跨境能力應用在各個市場上,同時保持創新的精神並將顧客視為企業的夥伴,重視其一切的需求。
再來是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的賴永祥總經理為我們介紹機械產業聚落與其跨境行銷現況,讓台下聽眾了解分眾市場現象的出現並以客製化需求回應。賴總經理也提到,面對疫情的影響,機械產業在數位行銷上所作的調整將會針對虛實整合做到遠距的服務,並追求以台灣大品牌去做一個整體的行銷,以因應未來的變動。
新蛋台灣區總經理林惠君則是針對跨境電商中遇到的挑戰去做分享,提及了跨境電商所帶來的許多變革,不管是製造商、貿易商與新創事業都能在跨境電商上成為品牌商,所以台灣企業應做足幾項跨境電商功課:選品、成本與時程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邁肯行銷董事長暨執行長張志浩最後向每個人提供了數位大架構:跨境電商就是資訊內容的串流加上平台傳播工具,最後再回饋到跨境電商中。透過數位生態系統的整合行銷大數據,進行策略制定與效益分析。最後張執行長呼籲企業應該現在就開始蒐集大數據,將所有數據資料串連。
多邊座談 B 場—台灣品牌企業如何在國際市場提升品牌價值
由中華民國展覽暨會議商業同業公會葉明水榮譽理事長開場,和昕魏煜成董事長透過與我們分享和昕的使命、願景、催化劑與企業文化讓我們能從和昕的內部,了解到和昕是如何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打造如和昕一般的品牌。
接著是流亞科技的陳暐仁董事長,透過時間軸清楚地為大家介紹流亞的品牌建立之路,並透過各種策略鞏固流亞這個品牌。簡單的三個策略卻富含了流亞經年累月所累積出來的品牌知識與許多品牌建立日常上的細節,讓台下的參與者收穫良多。
接著大井汞浦的黃錦雲總經理為我們介紹 Warlus 如何透過串聯完整價值鏈使顧客微笑。大井積極將品牌注入創新,並將產品力轉換成品牌力,改變思維的同時也試著多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並透過專業的連結提升國際知名度,最後針對國際市場再結合線上現下的的方式提升品牌價值。
DDG 創辦人史孟康提出每個企業都需要有的八個能力來建造成功的國際品牌,也希望各家企業能夠踏出產品思維,開始運用市場的思維,了解並參與產品的周遭文化,找到品牌存在的核心目的,找出能為社會所帶來改變的地方。
最後,中原大學的黃哲盛教授用產品價值與品牌價值去闡明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是消費者認定出來的,只有產品夠好且持續好,品牌才能夠孕育,可以說品牌就是產品持續好所累積出來的感知。也期許台灣企業能兼顧這兩者,將台灣企業品牌帶往更高的境界。
2021 台灣品牌企業國際經營座談會集結企業菁英為品牌經營分享經驗,也期待為台灣品牌帶來努力不懈、勇往直前的堅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