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台灣品牌企業國際經營座談會,以多邊座談形式,主題圍繞在品牌價值與跨境電商和數位行銷,與談人們分享了許多堅持以及方法,提供了豐富的學識結晶與寶貴的實務經驗分享,讓聽眾更深入了解品牌價值,期待透過本場座談會種下的品牌種子能逐漸萌芽,聽眾能帶著這些回饋與建議,在往後的品牌建立與跨境數位行銷過程中,更加成長與茁壯。
多邊座談A場—台灣品牌企業如何在國際市場提升品牌價值
主持人葉明水理事長首先分享品牌建立的方法,作為與談開場介紹,張敏華董事長透過凱舟濾材其建立起的品牌形象與品牌態度,說明品牌的價值是來自承諾和堅持,以及不放棄的信念;郭美璘執行董事提及聚和國際在品牌的發展軌跡中,強調了人本與創新的理念;魏煜成董事長闡述,和昕精密從品牌定位去告訴其他人自己的品牌到底美在哪;柯俊斌執行長接著分享了光陽集團的品牌國際策略;曾光華教授接著分享了品牌價值中的障礙,如跨文化的障礙與缺乏心理學與文學的思維的溝通專家;最後黃哲盛教授用產品價值與品牌價值去闡明品牌的重要性,說明品牌就是產品持續好所累積出來的感知,也期許台灣企業能兼顧這兩者,將台灣企業品牌帶往更高的境界。
經過與談人各自精彩的經驗分享後,接著進行指定問答環節,將談論的議題做更深入的討論,例如針對品牌文化與故事的建立,柯俊斌執行長說明品牌價值,應先以市場角度尋找出產品獨特性後再往回推,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郭美璘執行董事也分享了聚和國際內部是如何持續堅持創新,持續堅持向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品牌核心。黃哲盛教授則認為應該要讓消費者認為品牌是跟他們同在的,將品牌故事時也要讓消費者充分感受到其理念。
多邊座談B場—台灣品牌企業如何透過跨境數位行銷策略,建構品牌形象與優勢
主持人林芬慧教授以形容電子商務的一句話來為開場:「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後來不及。」表明跨境電商對於品牌的重要性。卡訊電子洪誌臨總經理說明台灣電商的經驗向外推廣,要求自己不當賣貨的人,而是協助買貨的人,思考顧客的使用情境並傳遞;集市雅曹安邦董事長提到說做跨境電商一定要跟當地生態系統做結合,並注重跨境行銷的平台,利用各種數位工具將平台行銷出去;樹德企業吳宜叡董事長則是提到數位行銷是以數據為核心運行的,應透過各種工具掌控數據並設定國際數位行銷KPI;新蛋林惠君總經理提及了跨境電商所帶來的許多變革,不管是製造商、貿易商與新創事業都能在跨境電商上成為品牌商;邁肯行銷張志浩執行長最後向每個人提供數位大架構:「跨境電商就是資訊串流加上平台傳播工具,再來是內容,最後再回饋到跨境電商中。」說明透過數位生態系統整合行銷大數據,運用大數據進行策略制定與效益分析。
接著,林芬慧教授向與談者提問跨境電商經營困難點與如何串聯消費者數據。洪誌臨總經理認為最困難的是數據之間連結不足,無法確定行銷策略是否適合;曹安邦董事長與張志浩執行長則一致認為跨境要面對的最大困難為,產品的呈現、消費習慣、消費者特性、商業模式運用與文化都會有極大的差別,需要善用工具去分析各個地區的消費者;吳宜叡董事長最後則提出運輸與庫存上也有很大的障礙,自媒體的經營也需長時間的培養;張志浩執行長回應如何成功推動企業數位化的問題,他認為只有總裁與高階主管皆有參與的數位化,才有較高的成功機率,以此呼籲企業老闆,應以數位化推動為己任,帶領企業內部同仁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