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BA-臺灣精品品牌協會 |總裁班|經營策略|品牌趨勢報

  • 關於協會
    • 協會簡介
    • 協會理事長
      • 現任理事長
      • 榮譽理事長
      • 歷屆理事長
    • 現任理監事團隊
    • 現任榮譽顧問團隊
    • 現任功能委員會
    • 年度會員大會
    • 年度理監事聯席會
    • 未來願景
  • 認識會員
  • 最新消息
    • TEBA最新公告
    • 政府資源
    • 會員獲獎訊息
    • 會員媒體報導
  • 品牌活動
    • 年度活動訊息看板
      • 2023年度活動訊息看板
      • 歷年活動資訊列表
    • 活動花絮
      • 歷年活動花絮
      • 今年度活動花絮
  • 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2022第六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活動簡章
      • 第六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活動花絮
    • 2020第五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第五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活動花絮
      • 活動簡章
    • 2019第四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第四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活動花絮
      • 活動簡章
    • 2018第三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第三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活動花絮
      • 活動簡章
    • 2017第二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第二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活動花絮
      • 活動簡章
    • 2016第一屆總裁班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
      • 第一屆品牌經營策略總裁班活動花絮
      • 活動簡章
  • 品牌知識庫
    • 2022 品牌建立360
    • 2021 品牌改造專業領航
    • 2020 打造品牌關鍵 KNOW-HOW
    • 2019 品牌新視角
    • 2018 Master In TEBA品牌現場
    • 協會電子書
    • Bpaper電子報
      • 訂閱電子報
      • 歷年度電子報(2016-)
  • 品牌影音
    • 2022 全方位品牌學院
    • 2022 品牌力X數位新媒體 Podcast
    • 2022 品牌建立360 精彩直播精華
    • 2021全方位品牌學院
    • 2021 TEBA 品牌改造專業領航-podcast
    • 2021 TEBA 品牌改造專業領航-企業直播
    • 2020 全方位品牌學院
    • 2020數位轉型對話論壇
    • 2020僑委會海外台商產品品牌建立與行銷管理線上直播課程
    • 2019 品牌新觀點
    • 2018 品牌趨勢報
    • 2017 品牌趨勢報
    • 2017 台灣隱性創新力
    • 2017 品牌博覽會
    • 2016 Bpaper品牌好報
    • 2015 品牌關鍵影片
  • Branding品牌策略實作
    • 關於Branding
    • 2020Branding品牌策略實作
    • 2021Branding品牌策略實作
    • 2022Branding品牌策略實作
    • 2023Branding品牌策略實作
EN

掌門人vs.接班人談溝通 揭開不能說的祕密

by sofina / 星期二, 04 12 月 2018 / Published in 好文推薦

為了一探企業傳承時,掌門人與繼承者們的代溝實貌,《遠見》進行了兩場「接班焦點座談」,激盪出五大亮點火花,足以破解企業接班的溝通障礙。

為了解台灣企業界接班問題的現況,《遠見雜誌》連續兩年進行接班調查。

2017年《遠見》曾針對接班人的必要特質、接班瓶頸、接班時程等七大問題,針對企業掌門人及準接班者進行問卷調查。

今年,《遠見》從量化問卷改成質化調查,針對如何進行世代間溝通,於9月舉行二場焦點論壇。一場由八位企業掌門人出席,包括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台明將玻璃董事長林肇睢等;一場是七位準接班梯隊,包括不織布大王勝宏實業接班人陳昱君、信昌機械營銷長奚仲豪等人。

火花1〉兩代意見相左,家族成員怎麼溝通?

一開始主持人要來賓進行自我介紹時,許多來賓就不可扼抑地吐露自己接班處境的尷尬,並大方分享各種衝突情境。

今年62歲、剛正式接棒四年的台明將董事長林肇睢自嘲:「年輕時跟我父親的經營觀念不是很投合,我一直逃,到了逃無可逃時,1982年才進公司,四年前,我爸爸往生,就自然晉升了。」

林肇睢毫不避諱與父親有代溝。他進公司32年,58歲才接班。當上董事長後,他也面對跟下一代的溝通難題,「他(指兒子,已進入家族企業),有他的想法,不能忍的,他就會做無言的抗議,故意上班時睡比較晚。」

有代溝問題的還包括華福食品董事長謝朝鎮。已創業30年的他,有一回裁了一些員工,才進公司一年的兒子就跑來理論。

「他(兒子)理直氣壯地對我說:『我們教授說,員工都是很重要的資產,你怎能說fire就fire?』我是學歷很低,沒讀什麼書啦,但我經驗多,就回他:『資產也有善資產和惡資產,不好的,我們就要剔除啊,有什麼不對?』」謝朝鎮語帶無奈。

喜特麗總經理侯劭諺,是準二代接班人,自認遇到了一個被他說服的「好爸爸」:「我爸最常跟媒體說:『不是我要交棒給我兒子,是因為我吵不贏我兒子』!我一定要反對這點,其實是因為他不太會用電腦,沒辦法用E-mail或手機傳LINE,偏偏這時代怎能不會?所以只好交棒了!」

其實溝通不只是二代的考驗,還擴及其他血親、老臣和大股東,讓傳承更加困難。

欣葉國際餐飲總經理李鴻鈞就哀怨地說:「我哥哥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反對黨,我講東,他就講西,和他沒辦法得到共識,只好把意見提到董事會表決。」

不過,吵了幾十年,李鴻鈞倒也坦然以對:「我到了50幾歲後,開始感謝我哥哥,以前覺得他有夠討厭,但從另外角度,這是一種支持。因為如果沒有他反對我,我可能驕傲到不行,可能會很隨意、大意,所以我視他為『逆貴人』。」

對於得多元溝通,林肇睢更有感,他自稱是「家族企業傳承的受害者」,一直以來他除了與父親意見不合,還得按捺家族堂兄弟和親兄弟的意見,大概花三成時間做家族整合。

在大陸擴展成功的佐登妮絲集團執行長陳佳琦是準二代接班人。她分享,佐登妮絲總監級以上員工,年資都有15年,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她的「同梯仔」:「雖然我沒有兄弟姐妹溝通的問題,但我有很多老幹部的挑戰,有好多資深的股東。」

火花2〉下一代不想接班,上一代如何循循善誘?

時代不一樣了,企業下一代大多接受良好教育,有自己專業舞台,不一定願意從父母親手上接下家族企業,已對不少企業傳班造成影響。

掌門人可以怎麼做呢?台明將董事長林肇睢說,他採用「放牛吃草」,沒有壓迫孩子一定接棒,但還是綁一條長長的繩子,要去哪裡吃草都可以,「但必要時,我會拉回來!」

他打趣地說:「下一代對家業都沒太大興趣,他們每次拜拜,都會祈求媽祖讓我活久一點,否則就輪到他們接了。」

根據2018台灣中小企業白皮書報告,台灣八成五的中小企業主還是希望下一代接棒,不少父母為此煞費苦心。

「先把他(孩子)騙回來再說!」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表示,小孩留學國外,原本想自己創業發展,他原本想尊重小孩,但最後還是叫他回家。

洪堯昆的說法,立刻引起當家世代的共鳴。謝朝鎮表示,兒子學成後,一開始在廣達工作:「上了幾年班後,我心想:『好人才應該留給自己』,於是和兒子商量回來。」

大東紡織董事長陳修忠也回述,2000時,兒子原本在美國上班,後來公司要搬到上海,兒子問他:「我應該跟著去上海?還是待在美國找工作?」陳修忠回:「不是啊,你是不是乾脆留在自己的公司?」兒子考慮後才回家接班。

其實有不少接班人是一畢業就被父母召回。侯劭諺就說:「我退伍第六天,他(父親)就找我去上班!」陳佳琦也表示:「我18歲,高中畢業不到一個禮拜就進公司了。」

 

火花3〉非得要骨肉接班?百分之百忠誠是關鍵

為何八成以上經營者還是想交棒給自己小孩,而非專業經理人?

對此,百年企業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有深刻體會。他說,「我經營企業40幾年後,覺得天底下沒有一個有『義理』的人,除了『恩子公』,尤其是專業經理人,他謀求的是個人短期利益,不是公司長期利益。當初我用了很多專業人,卻一再地傷心、一再地傷心……。」

他說:「專業經理人往往念不得,但自己的骨肉可以打吧!跟自己的兒子再怎麼吵,他永遠是兒子。我都會跟兒子說:『爸爸都是疼你,講這個都是愛你的!』但專業經理人你哪敢講。」

陳修忠一聽,亦共鳴十足,聲音高八度地說:「兒子就是血脈關係,親情已烙印在心底下,這個忠誠度,我相信在座的誰都不會反對的。」

火花4〉培訓接班人,擔任特助是最好的起步

不過,「教兒子」和「教兒子接班」是截然不同兩碼事。

《遠見》焦點論壇中,主持人問大家:「在電視劇中,帝國在培訓接班人時,都有一套嚴謹、紮實的課程和教案,你們呢?」多數企業家都同意,「身教」取代「言教」:「放給他去做就對了!」

陳焜耀更直白地說:「我都跟幹部講,小孩生出來不用顧啦,吹風就會長大了,不要騙我去參加家長會了,我討厭幹部去參加家長會,我覺得小孩是看著我們背後長大的,話講那麼多有什麼用!」

他接著說:「企業交班是前五年最痛苦,等5~10年,接班人打幾場敗仗後,他就會了!」

謝朝鎮也忍不住搭腔,他曾直白地對孩子說:「趕快回到實務線,先把馬步蹲好。」在孩子小時候,他就要求下課或寒暑假回來公司幫忙:「別以為孩子還小看不懂,他們都在看,可以理解的!」

而至於把兒子騙回來後,要放在哪個職務,比較好教?多數與會企業家都說:「特助!」因為特助最常跟在掌門人身旁,容易近身溝通,再加上可以跨越不同部門,最有機會與各部門溝通,因此「特助」被視為接班的最佳職務。

「我原在竹科上班,目前在家族企業也工作九年了,一直以來都是這個頭銜——董事長特助,」一位準接班人說。但當了多年特助後,他也感嘆,「特助就是特別無助!」

一聽到該接班人的「特助論」,同為接班梯隊的信昌機械營銷長奚仲豪也忍不住呼應:「到去年為止,我一直擔任董事長特助(14年)。那工作很特殊,就是你什麼事都要做!但你什麼權利都沒有。」

不過,該接班人連忙再解釋,其實特助還是有功用:「最大的功能不是要證明我好厲害,而是在決策過程中,扮演協調溝通的角色,雖然決策權還是握在董事長身上,但久而久之,公司核心人物都愈來愈信任我,並發覺決策有八成是參考我的意思,更多決策權就慢慢釋放到我身上。」

火花5〉放手充分授權?兩代抱持不同意見

對於企業掌門人是否充分授權準接班人這一題,兩代看法則大不同。

當主持人問:「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還沒長大!而你們呢?是否授權或被充分授權?」氣氛立刻急轉直下。

「NO、NO、NO!還沒有,我覺得這小朋友才進來五、六年,我不認為他可以參與決策,因為醫院的經營實在太困難了,我不認為他可以!」一被問起現在是否可以放手讓次世代參與,天成醫療董事長張育美毫不隱藏內心的顧慮:「因為我們要面對100多位醫師,每個都是高材生,他沒辦法(掌握)啦,所以開會,他在旁邊,還算實習階段。」

張育美進而解釋:「我們很多同事是天才,以前考試都是榜首榜眼,如果沒有讓這些人覺得你值得信賴,沒辦法接班啦,但我感覺假以時日是可以的。」

三年前將董事長交棒給兒子的合隆總裁陳焜耀也說:「讓他邊做,然後在旁看著陪著,有什麼需要提醒的,這些都是溝通。」

只是,父母親的不放心,看在接班世代眼裡,卻未必全然是貼心,甚至可能成為困擾。

陳佳琦就表示,父親雖然退休了,但他們都叫他佐登妮絲集團的「策略長」,「他說他不執行,也沒領公司薪水,然後當個導師角色,但其實偶爾還是一言堂!」

奚仲豪更不諱言,15年前來他回信昌機械上班,深刻感覺到:「上一代有傳承的規劃,但是沒有接班的計劃!」這15年來,都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

奚仲豪指出,信昌先前是由大伯、父親和姑姑等三人共治,大伯擔任董事長,雖然會把很多經驗傳授給次世代,卻不太溝通:「他開會時,有叫你來參加,好像是溝通!但是通常就是用他們的方式做事,只有One way !」

「我想上一代一定想:『過去50年,我把公司做得這麼大,也沒看到你做什麼啊。你覺得應該我聽你,還是你聽我?』」但他也道出次世代的哀怨:「過去50年做對的事,未來50年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奚仲豪說。

誠如包熙迪和夏藍《執行力》一書所提及,達成企業策略的關鍵之一就是溝通,企業家有70%的心力都得放在溝通。從《遠見》主辦的兩場接班焦點座談,發現這確實是企業傳承最不能忽略的工程。藉由兩場焦點座談,揭露了兩代原本「不能說的祕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來源:聯合新聞網

其他內容

如何讓顧客瘋狂愛上你的品牌,心甘情願多掏錢?滿足這 6 種情感需求吧!
流亞:別再單打獨鬥 台灣應以策略聯盟闖進新南向
給中小企業的中肯建議!沒搞清楚 2 件事,別輕易說要導入 AI

搜尋

文章標籤

B2B品牌 B2C品牌 創新 台灣精品獎 品牌定位 品牌案例分享 品牌活動 專利佈局 產品開發 綠色永續

相關文章

  • 2023.03.29 吉祥工業榮獲「2023 ESG物流永續傑出獎」

    隨著極端氣候的影響愈來愈劇烈,國際間對環境永續議題也日益重視,做為產業根基之物流活動更是淨零碳...
  • 2023.03.26 上銀科技 台大團隊勇奪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金質獎

    副總統賴清德(右四)、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文恒(右五)與第19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得獎師生合影...
  • 2023.03.25 歐萊德國際-綠色運具邁向純電發展,Toyota還來得及嗎?

    你可曾想過放下手機、關上電視1小時,走出戶外散步、做瑜伽冥想,或與家人朋友相聚?關上不必要的電...

相關連結

Branding Taiwan
Taiwan Excellence

關於臺灣精品品牌協會

臺灣精品品牌協會主要是由擁有台灣自有品牌或產品曾獲得台灣精品獎之廠商,共同以公益性設立之社團法人。成立的主要宗旨為提倡台灣廠商自有品牌、推廣台灣精品,提升台灣品牌的國際形象及競爭力。

與我們聯繫

電話:886-2-2723-1880
傳真:886-2-2723-1850
E-mail:teba@teba.org.tw
地址:台北市110信義路五段5號(台北市世貿中心3樓G區35室)
  • 聯絡我們
  • 加入協會
  • 網站地圖

臺灣精品品牌協會版權所有 2012-20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