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家碳中和企業誕生 歐萊德衝全產品零碳
近來世界大國紛紛訂出「零碳排」時程表,2020年底的《巴黎氣候協定》更呼籲各國政府以達成「碳中和」來因應氣候緊急狀態。大企業如蘋果,臉書(Facebook)也接續提出碳中和計畫。台灣也有先趨業者,那就是美妝品牌歐萊德,2020年底便在國際第三方認證機構SGS的檢驗下,宣告同步達成「組織型碳中和」 及「77項全品項的碳中和」,領先眾多國際品牌,也是美妝業全球第一。

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表示,洗髮精作為被多次使用的消費性商品,使用過程也會產生碳排放,所以公司團隊從製造運送,直到消費端的使用,全面盤查碳足跡,去除不必要的化學用料,消費者在清潔時就能減少用水與耗能。他強調,各行各業都應以碳盤查做為零碳的起點,真正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
歐萊德早在2010年即配合環保署展開碳足跡盤查,隔年生產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就算行動地比各大企業都早,也未因此鬆懈,才得以完成創舉。自盤查碳足跡至今,歐萊德克服成本提高與計算等種種困難,十年有成,終於在2020年「品牌零碳永續元年」,同步達成「組織型碳中和」 及「77項全品項的碳中和」的里程碑,更承諾2021年將進階達成全產品目標,消費者使用的任何歐萊德產品,都是友善環境的零碳商品。


葛望平不僅是實踐零碳概念的先趨者,也樂於分享碳中和的經驗與展望,比如他將「氣候變遷」視為歐萊德內部的風險管理重點項目,特別在公司設置「永續暨風險管理室」檢視執行公司對於極端氣候的各式應對策略。2019年底葛望平受邀在COP 25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演說,以「零碳」為題,獲得熱烈回響,證明善盡企業責任的中小企業就有機會在國際上受矚目。
業者表示,面臨急劇變遷的生存危機,淨零碳排絕非只是口號,人們有權利透過使用零碳排商品,減少環境衝擊,為下一代永續美好家園。歐萊德除了致力成為落實碳中和的最佳典範,也樂見並鼓舞更多企業為氣候環境展開改變,使台灣在未來關鍵趨勢上不落人後。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