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站 Logic Art 流亞科技:MOT品牌輪解開命題 落實未來願景
|真觀顧問群|輔導教授 洪敏莉|
首先,真觀顧問群回顧第一次作業要求:「企業願景、使命、文化與核心價值」,並提醒可用MOT品牌輪解開命題,過程中也分享先前輔導的個案轉型前後變化,來讓企業更了解如何落實未來願景、使命、文化與核心價值。洪敏莉教授也利用本身的專業知識,補充品牌創建思考架構和過去輔導的案例,幫助企業釐清和修正第一次作業內容。流亞企業也根據教授與顧問給予的回饋,調整未來方向與修改做法,
也期待流亞科技能在頂尖輔導顧問後盾下有所收穫,一起見證優秀企業創立品牌新氣象!
第二站 寶熊漁具:以消費者需求出發 修正品牌使命
|麒策顧問群|輔導教授 黃哲盛|
先由寶熊報告指派作業內容,接著由黃哲盛教授分享過往企業輔導經驗,建議可依據消費者需求調整品牌使命、品牌催化劑以及未來展望;麒策顧問Jack以TBM Total Brand Management全方面品牌管理、MVP模型協助企業更了解未來展望、使命、文化與核心價值之間的關聯性,以及企業如何內化品牌元素,幫助企業釐清和修正第一次的作業內容。
最終,寶熊參與會議的同仁皆根據教授與顧問的建議給予回饋,說明未來將以消費者需求端思考,進一步修正品牌使命、要實現的未來(Envisioned Future)與品牌催化劑,三方討論非常熱絡與踴躍,期待下一次討論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第三站 ENERMAX 安耐美:釐清品牌定位 創造優質品牌力
|普羅顧問群|輔導教授 黃哲盛|
首先由陳副總詳細介紹保銳科技ENERMAX安耐美品牌初衷及未來發展,
在檢視第一次作業之前,普羅顧問群淺談品牌架構,幫助保銳釐清ENERMAX安耐美品牌定位,然劉嘉雯教授也回饋保銳團隊的作業內容,期待公司文化以及核心價值能夠更細部釐清,會議中保銳科技展現出積極與熱情,期待保銳創造優質品牌力。
第四站 聯野國際 satana:聚焦產品特色 強化品牌溝通能力
|麒策顧問群|輔導教授 黃哲盛|
首先由聯野陳督導講解內部準備的作業,用便利貼集結出各部門的不同見解,以做為商品主力的實用女包為資料模型分析,麒策顧問群提出需將品牌著重點收斂,銷售端同仁拿出實體背包款式介紹satana的特色迷人之處,呈現其注重每個細節皆藏著魔鬼所在理念。最後顧問和教授皆針對satana的產品設計和品牌溝通能力提出想法,且教授建議可使用網路點名方式來收集忠實粉絲的認證照片,以「用越久越好看」做為satana與消費者傳達溝通的內容,並扣應到企業的文化和願景,在下一階段簡報時呈現。
在這次的討論中,可看出聯野企業非常踴躍、積極的與教授、顧問對談,討論氣氛活絡,以期satana在品牌策略上更見光芒 。
第五站 威制實業:優化品牌故事與良好產品形象的連結
|普羅顧問群|輔導教授 劉嘉雯|
威制實業一直在台灣拉鍊界為翹楚,討論專案任務前,由陳嘉權董事長以及陳品任業務經理陳述該產業當前面臨的多變局勢與企業進退維谷的窘境,輔導團隊普羅顧問群以及劉嘉雯教授則以過去的輔導經驗促進雙方良善的意見交流。雙方雖在發展企業策略方向較無明顯的共識,但也開始邁向尋求共識之路。
在此,普羅顧問團隊提出專屬「品牌樹」概念,找尋管理團隊設想不足之處,並成功協助企業從企業願景與文化到顧客與產品價值端,徹底釐清當前策略思考的方向,也因此再次提振管理團隊對自身品牌的信心。
老師與顧問團隊一致建議,威制實業擁有良好的產品形象,但重要的是如何連結品牌故事與良好的產品形象,公司內部上下良善溝通與了解產品痛點,都是品牌鏈結的至要關鍵。
第六站 和之合 海廷頓:強化品牌價值傳遞 了解上下游產業鏈
|普羅顧問群|輔導教授 劉嘉雯|
首先由梁緯雯執行長詳細的介紹公司文化、核心價值觀及公司未來展望,再由鄭順良副總經理報告這次專案任務內容。輔導團隊認為和之合的公司核心價值-coperation in peace很成功的投射在製造產品、經營與經銷商之關係以及深植在公司成員裡。普羅顧問公司更以品牌樹來說明及強調公司文化及核心價值的重要性,為公司發展品牌的根基。同時認為和之合的擁有精準的公司核心價值,在發展品牌上非常具有優勢。
最後輔導團隊給予和之合的建議是,強化對消費者品牌價值的傳遞,最好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品牌價值,這部分也包括需要加強了解下游經銷商推廣產品消費者的方式,讓品牌價值傳遞更為完整。
第七站 中良工業:凝聚共識 促進上下溝通
|普羅顧問群|輔導教授 劉嘉雯|
中良工業是從鞋料起家,發展至今,從知名明星愛用鞋款到企業後續高層次環保理念皆有著重,而近年創始Ariaprene與EcoSmart品牌,企業內部認為新品牌發展不應再侷限於精緻研發、高端設計客製化方向,而是進一步落實環保與企業責任,然在專案任務發展考量下,輔導教授劉嘉雯教授及中良管理團隊認為應修改專案任務核心,並非以「單支」產品為主,而是以「中良工業」為主軸。
在普羅顧問群回饋中良專案任務中,提及中良在要素收集及統一價值觀表現相當用心,但上層口號與下層實際表現仍有差距,輔導團隊決定將討論方向定調為「凝聚共識、促進上下溝通」。對此,顧問先後提出「第五項修煉」、「團隊共創法」與「雙迴路學習過程」等實作理論與方法作為改造方向。劉教授則認為中良全體員工在文化與價值觀鏈結程度依然薄弱,建議可以再進一步收斂目前洞察的改變結果。由於企業發展穩健,中良品牌輔導方向較像是「品牌再造」,如何將文化與價值觀向下、向內貫徹,將是一大重點。
第八站 錦明實業 VIIDA Taiwan:將抽象落實具體形象 強調體驗重要性
|麒策顧問群|輔導教授 黃哲盛|
一家企業文化的不同,從進入企業的第一刻就可感受的到。錦明實業創新積極、不官僚、直效溝通的氛圍貫穿整個會議。開始時,由林潔女高級專員講解專案任務,並輔以VIIDA的實體產品協助說明。接著,黃哲盛教授從主力商品為啟,麒策顧問群則針對VIIDA強調的生活品味開始下手,建議企業將抽象的「質感生活」利用照片、產品等方式實像化呈現,並強調體驗的重要性。最終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逐漸幫助企業收斂出可明確形容VIIDA的詞彙,黃哲盛教授建議可用「安心好用、愛不釋手」做為VIIDA與消費者傳達溝通的內容,並扣應到品牌的使命和願景,使未來的產品規劃和行銷方式有更明確的方向。
第九站 BXB 卡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強化品牌催化劑 串聯五大品牌核心元素
|DDG美商方策顧問 呂孟達 策略總監|
卡訊提出完整的專案任務,討論出data和五大品牌核心元素;DDG美商方策顧問呂孟達策略總監認為可以重新還原內部討論狀況,才能聽到每個職位的同仁對公司品牌看法。卡訊團隊吳珮蓉董事長、洪誌臨總經理、張景賀行銷總監、洪立鐘業務經理、江芷羚行銷課長分別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終呂孟達策略總監認為應強化品牌催化劑,雖然無法一蹴可幾,但在五大品牌核心元素中不可或缺。
第十站 凱舟濾材:知行合一 重新定位品牌價值
|真觀顧問群|輔導教授 洪敏莉|
針對凱舟濾材專案任務提出回饋,主張透過關鍵時刻以及簡單信息,強化企業優勢,達到企業願景、使命、文化、和核心價值與企業知行合一,同時洪教授也補充適合B2B企業的架構以及實際案例,在真觀顧問群的建議下,期待凱舟濾材在使命、願景、文化能朝向生命科學方向發展。然凱舟濾材張敏華董事長相當支持Branding品牌策略實作,在輔導團隊的刺激與引導下,重新定位、強化凱舟品牌價值,不惜以「打掉重練」的心態,迎戰品牌策略之路。
第十一站 樹德企業:專注其中一項品牌進行五大品牌核心元素發
|DDG美商方策顧問|
利用便利貼的方式,了解樹德企業團隊對於樹德DATA的看法,透過討論與溝通逐漸釐清企業團隊共識,認為應對品牌使命以及願景價強思考與深化;樹德企業擁有「SHUTER」和「Livinbox」兩項品牌,在莊子萱策略溝通的建議下,認為專注其中一項品牌進行五大品牌核心元素發想做為基礎,同時與吳宜叡董事長幽默輕鬆的對談間,協助企業團隊統整公司使命的想法。
第十二站 和昕精密科技:注重服務流程中與顧客接觸的關鍵點
|真觀顧問群|輔導教授 洪敏莉|
針對和昕精密的精密工業背景,回饋過往曾輔導過的工具機產業案例,協助和昕發想其願景、使命與文化等專案任務內容,同時洪敏莉教授也提醒身為B2B企業,應該注重服務流程中與顧客接觸的關鍵點,其中魏煜成董事長也分享因產品定位模糊及市場競爭面臨的困境,深入了解和昕後,真觀顧問群及輔導教授洪敏莉教授引導和昕釐清專案任務及歸納出可採用的實行做法。
第十三站 聚和國際:首重創新及體貼顧客
|DDG美商方策顧問|
聚和國際展現良好的實作能力及團隊合作,一開始先由蔡錦宗協理以及王慈瑢企劃主任介紹公司以及專案任務內容,其中蔡協理強調產品品牌首重創新及體貼顧客,做為一大特點與3M強大品牌抗衡,並讓輔導團隊實際體驗產品多樣貌及巧思;在DDG美商方策顧問呂孟達策略總監品牌觀點下,認為可以針對不同受眾設計產品,傳達不同受眾的理念,並且再次思考N次貼業務在B2B與B2C的差異下有甚麼不同經營策略,從中辨認企業價值與文化相異之處。
第十四站 歐都納:形塑出最佳品牌催化劑
|DDG美商方策輔導|輔導教授 李佳蓉|
經由歐都納內部細心積極準備專案任務後,由廖子鈞課長報告內容,隨後由程鯤董事長以及林盈恩總監補充公司使命及未來,DDG美商方策莊子萱策略溝通對於歐都納提出「環保」為核心價值感到有趣,由劉耕霖經理對於環保如何影響公司做出進一步的解釋。輔導教授李佳蓉教授建議DATA模型可以加入更細節的環節,認為品牌催化劑也必須得到目標受眾的認同感,也期待透過不斷的討論後,能形塑出最佳品牌催化劑。